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五忠的觀課筆記

老師就是個大孩子王,透過舉例和說故事的方式讓課堂充滿歡樂,

      也讓學生對課程印象深刻。數學教學上,透過由淺到深的佈題並
以分析題目和解題步驟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
五忠的班級經營   

曾聽說過,士彥老師常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來傳達要給學生的訊息;有別於其他老師長篇大論的開導(:老師會罵你是為你好……)讓學生沉浸在故事中,自行去體會其中道理,並呼應老師針對這件事要學生深思的問題。   

這節課,老師要訓斥一個常常功課缺交且還找藉口來應付老師的同學。 老師一開始說明了為什麼要罵學生的原因,但不指出他是誰。老師更說出了狠話:「成績不好沒關係,但自己放棄自己是老師最看不起的。」

接著,老師分享了一個以前學生的例子。她是一個功課不好的學生,但她很認真的練習數學,但分數卻越考越低,但她仍然很認真,而同學也都一起幫她,她一直是老師的驕傲。老師最後更鼓勵大家,成績並不是一切,最可貴的是認真學習的態度。從這邊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除了是要讓那個常替自己找藉口的學生能夠自我反省外,也是鼓勵對數學較沒信心的學生,只要不願放棄就算不能獲得好成績,也值得被讚賞。

士彥老師的國語複習

老師複習國語的方式,會先從該課的補充詞語、圈詞(含生字)再到課文內容完後,最後才讓學生做考卷。

這節課老師替學生複習第八課 化為千風 
一、補充詞語記憶挑戰賽 
先將有補充詞語的生字寫在黑板上,要學生背出相關的補充詞語和成語。留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複習,緊接著抽出10人來進行挑戰;挑戰失敗的同學就必須從該字抄寫相關的補充詞語到最後一個。

接著提高挑戰的難度和刺激性,找幾位學生,進行男女進行PK,一個從左背到右;另一個則從右背到左。(如圖)

二、詞語的複習 
()書空:全班閉上眼睛,學生用書空的方式完成老師唸的詞語,若不會寫時,則舉手讓老師知道。這個部分是為了找出同學不太會寫的字。 
()找出自己的錯別字:老師依照剛剛的書空狀況,再次布題在黑板,要學生寫出來,並自己找課本對答案,請學生將自己錯的字重複練習,直到沒問題才結束。


()內文複習
透過舉例告訴學生該課文的意思,並將重要的詞語用誇張的動作、語氣和照句增強學生記憶。 
 

士彥老師的數學複習
數學課的複習老師複習數學的方式,會先從課本的例題、習作的題目再到考卷。

第一次觀課是複習時間的乘法 
一、進位的概念 

老師首先提問
 ()  10X5
         20X5     差在哪?

 ()  110X10               
         110X10  差在哪?
透過上面的兩種題型的比較,提醒學生時間的換算為60進位非10進位。 
進位原則:就像出外買東西,不想帶太多的零錢,才換成鈔票。

二、時間乘法直式和橫式的計算

透過三題的例題,複習橫式和直式的計算。舉例:  31615X5=


















三、佈題練習題目從簡到難。全班在一起對答案,並請功課比較好的學生去教程度較不好的學生。


第二次的觀課老師則是進入時間的乘除的課本習題。

()時間的乘法 
課本例題: 
做一個便當需要15秒,做7個便當共需要幾分幾秒? 
1.老師提問: 
X7              差在哪?

         ÷7

 讓學生判斷乘除的題目

2.老師的步驟引導:
化簡思考 

1分做1
? 分做7 
單位題目問什麼單位,就將該單位的條件放在前面。該題最後問需要幾分幾秒,所以先將15秒放前面 

變大還變小 

決定用乘還是除

3.用步驟引導和提問的方式帶學生將時間乘法的例題分析一遍。

()時間的除法 
課本例題1: 
黃阿姨做48個提拉米蘇蛋糕共花了5小時36分,平均做1個提拉米蘇蛋糕需要幾分鐘? 
化簡思考

1個 花? 40個 花5 給學生3個選擇A.40X5  B.40÷5  C.5÷40

單位題目問什麼單位,就將該單位的條件放在前面當被除數。該題最後問做一個需要幾分鐘,所以先將時間(5小時36)放前面

變大還變小

決定用乘還是除

 課本例題2: 
機器人繞廣場9圈共花了19小時3分,平均繞廣場1圈需要幾小時幾分?

化簡思考         
題目會有兩種情況, 
舉呈倍數關係的例子 
63
36 
問學生此提是屬於哪種類型,1圈是幾時? 
由上面的化簡讓學生理解該題是用   圈數÷時間   還是    時間÷圈數 
最後判斷出要用19小時3÷9 
用引導和提問的方式帶學生將時間除法的例題分析一遍。

()老師勾幾題例題,請學生自行計算。

反思
    第一次到五忠觀士彥老師的課,老實說,還真的有些嚇到。 
說嚇到的原因是因為老師的課程真的很活潑、有趣,甚至會將班級的情緒帶到最high點,不過老師又能即時的將學生拉回課堂上;對於將話題扯遠的學生,將不給予回應,學生就會自討沒趣的回到課程上,從中看到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默契十足,真的超令人佩服的。此外,也看到老師在班經的經營,是由故事和舉例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做人做事的態度。
    因為沒機會看到老師上進度的課程,這幾次的觀課已經進入了期末複習課程。從老師的解說中,老師會將該單元的重點透過題目解題的過程中依序點出,在讓學生進行練習。
    從老師的上課方式發現,課堂中多以老師為主導,透過講解和提問引領學生學習。這幾堂的數學複習方式中,看見老師多以分析題目和解題步驟的方式來幫學生。

用分析題目的方式,讓學生知道如何判斷題意;用解題步驟和圈關鍵字的方式讓學生知道解題方向,透過由淺到深的佈題和層層拆解的解題步驟,來引導學生學習,能讓多數的學生更有方法的學習數學。在進入期末複習階段,老師會要求學生反覆的練習課本、習作上的錯誤,並弄懂其中解題方法,並依照自己的複習狀況逐漸將做錯的題目數降低。

    幾堂觀課下來,發現課堂間進行很重要的因素會仰賴師生之間所建立的默契,也是我最需要學習的部分。學習讓課程保有趣味,使學生能投入學習,並從中建立一些口號或反應讓班上能即時回到正軌而不會失秩序太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