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1日 星期三

觀課筆記─ 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


課本的安排是由平行四邊形進入三角形課程,
但老師表示,三角形是多邊形的基礎,
於是就先從三角型入門。

也開啟了我一系列的三角型學習之旅。

以下是自己的觀課心得,更詳細的設計原理都在維民老師的教學部落格!!



三角形面積計算、找高


                         
一、三角形教學

第一部分 七巧板探索  
第二部分 三角形的繪圖  
第三部分 發現底和高的關係 

第四部分 從直角三角形看到鈍角三角形

第五部分 找高、求面積 

二、平形四邊形的教學

進入平形四邊形後,課程有有了不一樣的變化!!


 第一部分 圖形組合

 老師先讓學生透過觀察劃出以下組合成三個平形四邊形的多邊形。其中包含長方形和三角形,難怪老師會以三角形為入門基礎。

 第二部分 面積的計算

第三部分 代數推導 
 藉由合併持一個式子,在加由簡化和分配律應用,能 導出平形四邊形的公式。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和代數推導

 第四部分 挑戰和練習


觀課心得:   

維民老師透過層層的佈局,讓學生實際的操作,並透過提問或結果讓學生自形發現其中的規則,像在這個單元則是讓他們知道這兩種多邊形公式的由來,而非單只是告訴學生面積公式和解題技巧。雖然老師都會在上課前事先告訴我這堂課的目標和講義的設計,但聽當下的感覺真的不如實際的跟著學生上課,身歷其境的跟著學生一步一步的操做到最後發現規則,那樣得來的喜悅感是難以形容的。

在班上自己就是一個大一點的學生,雖說已經知道公式和課程內容,但仍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於是就把自己當成五年級的學生跟著大家一塊學習和思考;與其說自己是來跟老師學習如何教學,更確切的說法是透過老師的教學從新建構自己對數學的概念和思考。
   

自己也不斷的在思考,如果是我拿到一樣的教材和指引,我能夠跳脫書上的方式像老師一樣透過層層的布題和提問,將教學目標設計成更多步驟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思考和理解嗎?

老實說,目前的自己真的還未有這樣的實力,但自己多幾分思考勇氣,有勇氣去質疑教學指引上的安排,老師也鼓勵著我要有能力的改變教材,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的順暢,當問題發生實就得即時修正和調整,除了使學生進入學習外,更能讓自己享受教學;也開始能去思考孩子數學上的先備知識與經驗,並從經驗做出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